回主頁



如何對皮膚保濕

上期提到皮膚天生有鎖水功能, 少年兒童, 油脂分泌旺盛的人, 就不用做額外保濕。 但是, 如果皮膚變得老化、環境或人為因素(如乾燥寒冷、冷暖氣或過度清潔等), 或疾病等原因令皮膚失去水分, 就必須採取保濕方法, 以免皮膚繼續受損。

要如何改善皮膚乾燥或保濕, 首先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身體有充足水分, 多飲開水。
  2. 減少皮膚受損, 如不抽煙、減少日曬等
  3. 避免皮膚過度清潔, 減少使要清潔劑或選擇溫和滋潤潔膚品; 避免洗澡時間太長及水溫太熱。 可考慮只用微溫清水洗面或潔膚。
  4. 如果因為疾病而引起皮膚乾燥, 如銀屑病, 應及早作出治療。
  5. 最後如果皮膚還是持續乾燥, 可考慮塗上保濕產品, 尤其是洗澡後塗上更為有效。

保濕產品

保濕產品可以分為二大類 – 1. 密封劑 (occlusive) 及 2. 濕潤劑 (humectant):

1. 密封劑 (occlusive)是一種油性物質, 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, 覆蓋皮膚防止水分流失, 從而使角質層保持含水量。 成份包括礦物油(mineral oil) -- 如凡土林/礦脂(petrolatum)及石蠟(paraffin)等、動物油 -- 如羊毛脂(Lanolin)、或植物油 -- 如太陽花籽油、橄欖油、椰子油、夏威夷核果油、荷荷芭油、月見草油等


2. 濕潤劑 (humectant)是親水性潤膚品, 本身能在週遭環境吸收水份, 來滋潤皮膚。當然, 若週遭環境乾燥, 濕潤劑倒轉來會把皮膚水分吸走。 要避免此情況 可混合密封劑一併使用。 成份包括甘油(glycerin)、尿素(urea)、乳酸(lactic acid)、丙二醇(propylene glycol)、透明質酸(hyaluronic acid)等。 它們大多是皮膚固有的保濕成份或天然保濕因子, 與皮膚自身的鎖水能力類同。 現時大多保濕護膚產品皆有以上成份。


除以上兩大類外, 有些學者還會添加另一分類 -- 角質修補劑, 其作用是通過抗氧化或提供皮膚修復要素, 令角質層產生維護及修復, 保持應有的含水量。 其常用的成分有:膽固醇(cholesterol)、亞油酸(Linoleic acid)、亞麻酸(α-Linolenic acid, ALA )、花生四烯酸(Arachidonic acid )、磷脂質(Ceramide)、維他命A、B5、C、E、綠茶多酚等。

另外還想一提的就是部分產品聲稱含有蛋白質, 如氨基酸Amino acid, 能修復肌膚。 事實上, 大部份氨基酸的粒子龐大, 難以進入皮膚。 極其量能作低效保濕或短暫細紋填補作用。

  

外塗保濕產品, 非常安全。 但有些成分也會引起皮膚敏感, 如香味劑、防腐劑、 丙二醇、維他命等。 如使用時, 出現紅腫現象, 應立即停用。



陳永崇醫生

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
英國卡狄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文憑